close

  意識可以影響物質的觀念與古典物理學的世界觀(研究巨大的有形
世界的科學)大相逕庭,卻是量子物理學(研究世界上最微小元素的
科學)的核心觀念。它們的差異主要在於對物質的性質和物質是如何
被影響的看法不同。

 所有古典物理學,乃至其他科學,全奠基於牛頓一六八七年在《自
然哲學的數學原理》(Principia)一書裡所提出的運動與引力定律。
牛頓的定律把宇宙理解為一個三度空間,在其中,所有物體皆根據固
定的運動定律運動。物質被認為是不可侵犯而自足的,各有固定的界
線,任何的交互影響都需要透過力或碰撞之類的物理現象來進行。想
改變某物的狀態,方法只能是加熱、燃燒、冷凍、從高處丟下或是給
它狠狠一踢。

 著名物理學家理查.費曼(Richard Feynman)把牛頓三大定律形容
為科學的偉大「遊戲規則」,而其中心前提(事物彼此獨立)則深深
烙印在我們的哲學世界觀裡。我們相信,不管自己做了什麼或想些什
麼,並不會改變週遭發生的.一切;晚上睡覺時,世界也不會在我們
睡著後消失。

 然而,隨著量子物理學的先驅開始把目光投向物質的核心,這種認
為物體各自獨立且循規蹈矩的觀點在二十世紀初期受到了衝擊。他
們發現,宇宙間最小的物質(巨大客觀世界的最基本成分)並不按
照科學家迄今已知的任何法則行事。

 這種出格行為濃縮在後來被稱為「哥本哈根詮釋」(Copenhagen
Interpretation)的一組觀念裡。哥本哈根乃是丹麥大物理學家
尼爾斯.波爾(Niels Bohr)及其得意弟子德國物理學家維爾納.
海森堡(Werner Heisenberg)規畫出他們非凡卓越的數學發現的
可能意含之地。波爾和海森堡明白,原子並不是如撞球般的微型太陽
系,而是混亂得多的東西:即極小型的「電子雲或然率」(Cloud of
probaility)。次原子粒子並不是固態和穩定的東西。而是存在於未
定狀態中,充滿各種可能性,是其各種未來可能性的總和——用物
理學術語來說,則是其各種未來可能性的「重疊」(Superposition)
。換句話說,這樣的粒子就像人在一間鏡廳裡注視著自己。

 他們得出的結論之一是「不確定性」(indeterminacy)這個概念
:你永遠不可能一次就確知次原子粒子的一切。例如,即便你發現一
顆次原子粒子的位置,也仍然無法得知它要往哪個方向走,或以什麼
速度前進。他們把一顆量子粒子說成既是粒子「一種凝結的東西」又
是「波」,也就是在一大片時空區域中,量子粒子可能佔據其中任一
個位置。這就好比是用一個人來指稱他所住的那整條街。

 他們的結論意味著,在最基本的層次,物質並不是固態和穩定的,
甚至不是任何東西。次原子與古典物理學所描寫的固態和可靠狀態
大異其趣,它更像飄忽不定的東西,充滿無限可能性。由於最細小
粒子的行為是如此善變,以致第一批量子物理學家不得不藉助比喻
來作說明。

 在量子層次,真實就宛如是未凝結的果凍。

 由波爾、海森堡與其他研究家發展出來的量子理論動搖了牛頓物
質觀的根本基礎(事物是獨立、分離的)。他們主張,在最基本
的層次,物質無法被分割為獨立自存的單位,甚至是無法被充分
描述的。獨立存在的事物是沒有意義的,它們只有彼此聯繫成動
態的網狀關係才顯意義。

 量子物理學的先驅還發現,量子粒子具有互相影響的驚人能力。
舉個例來說,根據古典物理學,任一物體要影響另一物體,必須
以有限速度進行力的交換始能發生。但量子粒子卻不是這樣。

 兩顆粒子一旦接觸過,彼此就會保持聯繫。不管後來相隔多遠,
其中一顆次原子粒子的活動〔如磁定向(magnetic oricntation〕
都會即時影響到另一顆。

 在次原子的層次,改變也可以是來自於能量的動態交換:透過「
虛擬粒子」(Virtual particles)作為中介,那些小小的振動能量
的訊息包會不斷來回傳遞能量,就像是籃球比賽中的往返傳球。而
其結果,則是在宇宙中創造一片深不可測的基本能量層。

 次原子物質看來是不斷互相交換信息的,因而持續精緻化和細微化
。所以,宇宙不是一個包含著靜態而獨立的物體的倉庫,而是由不
斷轉換且相互連結的不同能量場所形成的單一有機體。在其極細微
的層次,我們的世界肖似一個巨大的量子信息網絡,其所有組成成
分不斷以電話保持聯繫。

 唯一可以讓小電子雲或然率固定下來和變成可測量的,是一個觀
察者的介入。一旦科學家對次原子粒子進行更徹底的觀察測量,
粒子就會從充滿各種可能性的狀態「垮陷」(Collapse)為特定
狀態。

 這些早期實驗的發現有一個深遠涵義:流動的意識是可以把可能
轉變為真實的。看來,在我們對一顆電子進行觀察或測量的同時,
似乎也幫忙決定了它的最後 形態。 換言之,創造我們宇宙的最基
本材料乃是那觀察它的意識。量子物理學的好幾位核心人物都主張
,宇宙是民主的和鼓勵參與的:是觀察者與被觀察者攜手合作的
結果。

 量子實驗中的「觀察者效應」(observer effect)又催生出一個
有違常理的見解:流動的意識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把量子世界解構成為
類似日常世界的東西。易言之,不只是觀察者把被觀察者帶入具體
的存在狀態,宇宙中也沒有實際的東西能獨立於我們對它的感官知
覺之外。

 這意味著,是觀察者的觀察(換言之是意識的介入)把果凍給凝結
下來的。

  這意味著,「真實」並非固定不變,而是流動或變動的,因此是
可以被影響、形塑。

 認為意識可以創造、甚至可能影響物理宇宙的觀念,同樣與今日
主流科學的意識觀相悖。現代科學家對意識的看法繼承自十七世
紀哲學家笛卡爾(Rene Descartes),他認為意識與物質是互不
相干的,意識是腦子所產生,完全封閉於我們的頭顱骨裡面。

 大部分普通的現代物理學家都懶得理會一個重要謎題:為什麼「
大東西」(big things)是各自獨立,而構成它們的基本成分卻
即時且不停地交換信息?有半個世紀的時間,物理學家總是理所當
然地假定:當次原子粒子(例如電子)聚合成大東西時,其特性
就會發生改變,開始遵守古典物理學的法則行事。

 總的來說,科學家不再為量子物理學帶來的難題煩惱,任由量子
物理學先驅留下的問題懸而不決。對他們來說,量子理論只要在
數學上行得通
、能幫助我們理解次原子世界、有助於製造原子彈
和雷射,而且能夠解構太陽輻射的本質就夠了,其他都不重要。
今天的物理學家已遺忘了觀察者效應。他們自滿於各種精巧的公
式,相信有朝一日自然會出現一個統一的理論,把各種矛盾消解
於一夕。

 

(摘選自《念力的秘密》一書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幸運樹 的頭像
    幸運樹

    幸運草的吉光片羽

    幸運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